一直以來都是直接在診所接受年度的眼底攝影,
每年的拍照結果都是正常,也就沒有格外注意,
從書上看到了建議每年都要做散瞳眼底檢查,
才想到了自己竟然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做了!!
詢問了游醫師之後拿著轉診單到馬偕醫院去檢查,
按照游醫師的說法是:
如果照相照不到的地方有出血,通常也是不做處裡。
話雖如此,但是書上有說眼底是長期血糖控制的好壞很重要的指標,
還是乖乖的去看看指標如何!
檢查如我印象中的不舒服,也可能是我自己對光比較敏感,
走出診間已是頭暈目眩的狀態,雖然不舒服,
不過聽到許多病友都在患病十幾年就做了雷射手術,
一時的不舒服想來是必須的!
檢查結果就如游醫師所說的,左眼有一小點不需處理只要追蹤的出血點,
但是意外的發現眼壓過高,另外再做了視野檢查,
所幸並非青光眼!
然後我才知道原來眼睛的併發症並非只有眼底微血管病變,
我怎麼會那麼天真的以為就這種?然後一直沒有去眼科報到?><
真真是上了一課阿!!
還好我的指標在我預料的範圍,預計半年後再去檢查追蹤,
25年一小點,應該可以期待50年只有兩小點...或是一點都沒有
靈魂之窗大家真的不能忽視阿!
建議檢查時有人可以陪同一起去,因為點散瞳藥水後並不適合開車或騎車,
要不然就要像我一樣在室內休息一下,白天最好戴上墨鏡避免陽光刺眼。
病友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如何來診斷糖尿病友的視障
眼科部 何子昌醫師
糖尿病友如果發生視力變化時,最初期其實都只是屈光的變化,也就是因為水晶體的變化而引起近視或遠視方面的變化,這時大部份病友的視網膜都還是很正常的。 屈光的變化 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常發生的白內障可分為下列兩類: 白內障的治療上有手術一途,點眼藥水或服藥並不能化解白內障。手術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並於門診追蹤治療,不用住院。若患者自覺視力明顯減退,影響生活起居,或是白內障阻礙視網膜檢查,都是達到應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程度了。過去『熟了才開』的觀念已經落伍了,不過手術可能帶來的進步和危險性,兩者都應該確實告知詳情,最好是由眼科醫師,尤其是視網膜專科醫師來做會診評估。 手術的目的主要在恢復視力,目前大部分採用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或囊外晶體摘除手術取出白內障。人工水晶體的置放最符合生理,無放大或視野上的缺點,但應小心發炎或感染的危險性。 此外,糖尿病的眼部病變尚包括有:(1)視網膜病變 (2)青光眼 (3)眼肌麻痺(4)視神經病變(5)虹彩炎。 我們可以由下列檢查項目來檢查出這些眼部病變。檢查可依個人需要調整,但所有患者每年應至少散瞳檢查一次,整個檢查項目包括:
醫護與衛教人員應提醒病友定期檢查視力、眼壓、屈光狀況以及必要時散瞳眼底檢查,平時儘量維持血糖穩定,控制血壓,血脂肪,並鼓勵戒菸,一旦有視網膜病變發生,不論輕重程度如何都應該仔細地追蹤返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
(2010/9 原作者修訂完成) |